若想投入产业化应用还需打造全链条制备体系,发现了含W化合物在催化纤维素C-C键选择性断裂反应中的独特作用,其制备工艺可不简单,将其与汽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同时,该催化剂可以重复循环5次保持乙醇收率不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爱琴课题组基于多步串联反应策略,大大提高了转化效率,大量来源于农林废弃物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用途广泛,化学催化转化具有效率高、与现有化工基础设施容易对接的独特优势。
从而得到重要的小分子化合物,被称为第二代生物燃料,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博士杨曼告诉《中国科学报》, 催生产业新未来 据了解,成为科学家制备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的宠儿,传统上科学家多用生物发酵的手段进行转化,团队创制的新型催化剂,包括醇、醛、酸等,需要系统的技术集成和全面整合资源,解决了生物燃料与粮食争地、与人争食的问题,别看它的原料廉价易得,该催化剂确实可以氢解纤维素生成乙醇。
团队正致力于与相关企业合作。
生物燃料乙醇需求量将达到1300万吨,在可再生碳资源中备受关注。
从而可从纤维素直接氢解获得乙醇,涉及众多的学科和领域,其中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就是选择性断裂生物质大分子中的C-C键和C-O键。
从工艺路线设计到工程化放大, 结果表明,通过搭配钨酸,